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老牌小说网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3章 历史不会忘记

  就在这一天,黎元洪又遭受到第三个打击,淞沪护军使何丰林发出的一个很不友好的布告。

  内云:“为布告事,照得近来时局不靖,谣诼繁兴,沪上为华洋荟萃之区,中外观瞻所系,本使负有地方责任,早经迭次宣言,抱定保境安民宗旨,始终不渝,所冀闾阎安堵,匕鬯不惊,用慰中外商民之喁望。诚恐流言传播,摇惑人心,市虎杯蛇,为患滋大,用特剀切布告,俾众周知,倘有破坏秩序,扰乱治安之行为,无论何人,概予拿办。本使为维持地方安宁计,决不能稍示姑容,仰商民人等,各安生业,勿得轻听谣言,自相惊扰,切切此布!”

  这一次是黎元洪北上后,首次南下,希望满满,怎知只是乘兴而来,和在天津一样处处碰壁。

  在上海呆了两个多月,一事无成,受到的几乎都是白眼和冷遇。他终于知道自己不是个一呼百应的英雄,甚至不是个很受欢迎的人。过去,不时听到有拥戴他的声音,其实不过是有用的时候打出的旗号,和直系一样,利用他而已。到了他真需要支持时,这些声音反而听不到了。

  上海不是久留之地,天津暂时还不想回,黎元洪和身边人商量后,决定东渡日本。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八日,黎元洪和如夫人黎本危,秘书刘钟秀等人,从上海乘“高丽丸”轮前往日本。

  到此为止,他算是实实在在的第二次下野了。

  黎元洪从政未必是个成功者,但他却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第一次下野,在天津隐居时,可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干,而是开始了他自己的经商之路。

  他对实业十分的感兴趣,于是就拿出了自己这些年的各种收入,并且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向银行借贷,先后选择在北京、天津、上海、湖北等十三个省和香港等地,投资煤矿、盐碱、钢铁、纺织、烟酒、食品、制药、林场、银行、证券、信托、保险、邮电等各种企业七十多个。有的还亲自出任董事长,或以子女的名义担任要职,施展实业救国的抱负。仅仅几年他就取得了成功,成为了当时在偌大商海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大实业家。

  在第二次从大总统位子上退下后,黎元洪更加专心的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大做房地产生意,凭借自己的眼光与财力开发了许多别人看不上的房地产业,获利无数。黎元洪的经商天赋从中可见一斑。用今天的话说,这黎元洪可真是一位被当总统耽误的经商天才。当然,假若没有当过总统,他应该也没有如此的经商资源。

  无论如何,这位爱吃西餐、爱穿西服、爱骑洋马、爱打网球,言必谈西方欧美的人物,做起生意来,特别是在房地产、金融和矿业等各领域反正是处处得心应手。

  真正成功的商人都知道,商道即是人道。黎元洪是一个优秀的商人,也是一个忠厚好人。他经商成功后,大量投资慈善事业,捐助穷人、修建学校,至今国内还有他捐赠的学校。

  或许在政治方面,他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然而偏偏命运又给了他大量的助力,在背后推着他往历史的风口浪尖走,让他受尽了窝囊气。想必晚年的黎元洪对于政治,彻底心灰意冷。在那厚重的历史深渊,仿佛可以听见黎元洪的一声声叹息!

  黎元洪告诉过天津的记者:“政界人物除素旧交外,概不接见。至教育界、实业界新旧人物,俱所乐与交游;而此两界之后进,更愿竭力提携。”

  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一八九二年曾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黎元洪算是他的学长。张伯苓后来弃武从文,热心教育事业,一九一七年创办南开大学。这时正是黎元洪第一次退出政界,寓居天津时期,黎元洪对南开大学的兴办给予充分支持并捐助。

  一九一九年九月二十五日,南开大学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黎元洪作为赞助人之一亲临学校祝贺,并和学子们合影留念。

  他最喜欢的女儿黎绍芬也在那群学子中间。与女儿同班的一位叫周.恩.来的英俊少年自然不会引起他的注意。

  但是,周.恩,来却对当时黎元洪说过的话记在心上。

  一九四九年,黎元洪之子黎绍基带了二十余艘商船由台湾经香港返回内地,赴京参加全国运输交通会议。

  已经成为共.和.国.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里宴请这些实业家们时,当得知邻座的中兴轮船公司老板黎绍基是黎元洪的长子后,主动提及与其姐黎绍芬是南开第一批男女同班同学的往事,而且还风趣地回忆起黎元洪当年说过的“有饭大家吃”的名言。

  有饭大家吃是黎元洪的一段故事。

  他寓居津门期间,常带家人一起光顾剧院。一次看完电影,黎夫人的口袋里多了一个空纸盒,里面是一张字条:“贵夫人的钻石戒指本人想借用一下,明晚放在门口右角处。”

  黎元洪看后大笑,“有饭大家吃是我多年的宗旨,有钻戒大家戴又何妨?”

  这句“有饭大家吃”不是空话,黎元洪素以爱兵著称,经常自掏腰包贴补士兵。士兵的母亲病逝,他都会出资帮忙安葬。

  黎元洪很认同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坚信实业救国才能使中国富强。或许因此,他脱离政界后,才一心致力于投资实业。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中.山先生应冯玉祥之邀乘船北上。在津养病期间,黎元洪曾多次前往张园探望,对中.山先生的病情非常关心。先生去北京后,黎也曾多次派人赴京探望。

  一九二五年二月十二日,中.山先生不幸病逝,黎元洪甚感悲伤,在私宅中设立灵堂祭奠中.山先生。

  黎昌晋是黎元洪次子黎绍业的次子,他的眼睛长得与祖父酷似,比一八六四年出生的祖父黎元洪几乎晚生了一个世纪。

  时间已经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黎昌晋任职的单位位于上海解放北路,附近就是著名的利顺德大饭店。

  一九二三年九月,黎元洪被直系军阀逼出北京后,曾在这里设立临时总统办公室。

  和祖父曾经办公的地方咫尺相对,黎昌晋每每路过利顺德饭店,总有种特殊的情愫。黎昌晋对于祖父的记忆,全部来自于幼时聆听父辈的讲述。等到再长大些,黎昌晋也主动去获取一些关于辛亥革命和祖父黎元洪的历史资料与研究结论。

  说到祖父对家族后人的影响,黎昌晋认为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学习勤奋、生活节俭、做人低调。

  黎元洪的长女黎绍芬曾是南开大学的首届毕业生,后赴美留学,是首位被美国总统单独接见的中国女性;长子黎绍基赴日留学,回国后续读南开大学,是一名成功的实业家;次女黎绍芳嫁与袁世凯第九子袁克玖,成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次子黎绍业也曾就读南开中学,但因病休学,除自学了英语、数学、物理等近代科学知识外,还学习了历史、文学和佛学。

  “五卅”惨案时,黎元洪之长子黎绍基正在天津南开大学。学生为声援这次罢工运动,推黎绍基为后援会募捐组组长。黎元洪得知此事后深予嘉许,除自己出资捐助外,还亲笔函介黎绍基前往拜见顾维钧、杨以德、鲍贵卿等名流,故使黎绍基在三日内募得一万一千余元,大大超过了预计数目。

  一九二八年五月二十五日,黎元洪偕夫人去英租界跑马场看赛马,兴奋过度,忽然晕倒。请来名医会诊,未见起效。

  六月一日,黎元洪的生命到了最后一刻,他找来秘书起草遗嘱:“元洪遭逢时会,得与创建民国之役,德薄位尊,时深惕厉。……不意十七年来,民生疾苦愈甚。所幸南北宗旨,既已相同,此则深望我同志相策励者也……”

  黎元洪的遗嘱以电文形式公开发表,文中有从速召开国民大会、实行垦殖政策、调剂劳资等十项立国举策。在弥留之际,黎元洪告诫子女,不要介入政治,兴家救国要靠“实业”。

  一九二八年六月三日二十二时,黎元洪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六十五岁。

  第二天,天津《大公报》载:“综观君于民国首义元勋任合法元首,及晚年下野,爱好和平,反对专制……君可谓保其勋明之人矣!中华民国史之第一页,将永远与君名字以并传。”

  国民政府于六月八日发出优恤令,并嘱内政部按元帅典礼规范治丧。黎元洪病逝后,民国政府曾两次发令举行国葬,其丧葬过程经历天津殡殓、北京追悼、武昌安葬三个阶段,历时十年多,盛况空前。

  黎元洪在天津出殡时异常隆重。开吊第一日,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自北京电令天津市,嘱各机关团体下半旗志哀。

  十九日上午出殡时,其子女等五十余人披麻戴孝,挽灵车而行。灵车前由津埠三个警备连,保安队、骑巡队、手枪队各一个连护送。参与执事、鼓乐、僧众、送殡执绋者一万余人。当时的报章形容为“破天荒之大出丧”。

  七月下旬,津埠各影院还加映出殡的新闻纪录片。殡殓之时,新编历史话剧《黎元洪》也在天津上演。

  黎元洪的名字,将永远被记入历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pxs9.com。老牌小说网手机版:https://m.lpxs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